18018742022

“三点布光”的一点儿知识

阅读 1429次发布时间:2018-09-25

  (一)定义

  三点布光,又称为区域照明,一般用于较小范围的场景照明。如果场景很大,可以把它拆分成若干个较小的区域进行布光。一般有三盏灯即可,分别为主体光、辅助光与轮廓光。三点布光法和三度布光法从概念上分析是有较大区别的,但从性质理念上分析又是属于同类布光方法。三点布光就是模仿大自然的产物,就是依据太阳光对大自然中的人和物的照射,所形成的立体形态给人类的启示而来。在演区范围内,无论人物走到演区任何位置、任何角度、任何方向都有三点光线的照射,使拍摄出来的电视画面,都会完美的表现出具有三度关系的立体图像;使电视画面在灯光艺术的照射氛围中,更好地营造出电视画面的三度空间——空间感、透视感、立体感。

  (二)理论

  一个复杂的场景由100名灯光师分别来布光会有100种不同的方案与效果,但是布光的几个原则是大家都会遵守的。对于室内效果图与室内摄影,有个著名而经典的布光理论就是“三点照明”。

  (三)作用

  主体光:通常用它来照亮场景中的主要对象与其周围区域,并且担任给主体对象投影的功能。主要的明暗关系由主体光决定,包括投影的方向。主体光的任务根据需要也可以用几盏灯光来共同完成。如主光灯在15度到30度的位置上,称顺光;在45度到90度的位置上,称为侧光;在90度到120度的位置上成为侧逆光。主体光常用聚光灯来完成。笔者喜欢把主体光的亮度设置为240左右。

  辅助光:又称为补光。用一个聚光灯照射扇形反射面,以形成一种均匀的、非直射性的柔和光源,用它来填充阴影区以及被主体光遗漏的场景区域、调和明暗区域之间的反差,同时能形成景深与层次,而且这种广泛均匀布光的特性使它为场景打一层底色,定义了场景的基调。由于要达到柔和照明的效果,通常辅助光的亮度只有主体光的50%-80%。

  轮廓光:又称背光,轮廓光的作用是将主体与背景分离,帮助凸显空间的形状和深度感,它尤其重要,特别是当主体由暗色头发、皮肤、衣服,背景也很暗时,没有轮廓光它们容易混为一体,二者缺乏区分。轮廓光通常是硬光,以便强调主体轮廓。

  (四)顺序

  1)先定主体光的位置与强度;

  2)决定辅助光的强度与角度;

  3)决定轮廓光的位置与强度;

  4)分配背景光与装饰光。这样产生的布光效果应该能达到主次分明,互相补充。